0:00
/
0:00
Transcript

如何寫出「Apple風格」的文案?#3:矛盾之間的趣味(影音版)

Apple的文案不僅擅長使用「簡單平凡卻別出心裁」的形容詞,也經常搭配意義相反的形容詞,來凸顯產品特色、增加記憶點。例如中文裡會用到的「小故事、大道理」之類寫法,就是常見的應用方式。

本文影片以NotebookLM工具重製收錄於《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》一書中的〈如何寫出「Apple風格」的文案?#3:矛盾之間的趣味〉一文、再加上新補充的內容;之後我會將這個系列的11篇文章陸續做完。

本系列的原始線上文字版僅供付費會員閱讀,以遵守與出版社的版權協議;但影音版是以沒有刪節的文章製作的。有興趣的話,也歡迎購買支持本書實體或電子版、或付費訂閱本電子報。

從書出版的這段時間以來,我一直在留意中文世界有沒有使用「對比」或「自我矛盾」技巧的文案,不過似乎有點困難。

因為近年的中文作品,都比較喜歡以「正面」、「大氣」作為標榜,只要字面氣派就好,至於實際效果如何,並不一定受到企業主重視;你只要觀察一些建案的廣告詞,就可以看到許多這類案例。

相較之下,消費性產品則是以巧妙、貼心為主。其中電子資訊產品又可以分成兩派:強調性能和數據的、以及強調功能設計和「感覺」的;順帶一提,汽車市場也是類似的狀況。

簡單的說,以目的而言(銷售產品或推廣理念),行銷語言不外乎強調自己的強項、淡化自己的弱項。但這又會導向兩個不同角度的問題:

1. 如果自己的強項並不是目標客戶需要的,反而弱項才是呢?

這就是「對接」(alignment)的問題了,不要覺得這個題目很荒謬,但其實經常在發生。當有這種狀況時,必須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來檢討:「外部對接」是瞭解顧客的需求,並據以調整自家的產品和行銷方向;而「內部對接」則比較難,必須統整以下這些:

  • 管理者的願景和核心價值;

  • 產品研發的方向;

  • 業務單位對市場和顧客的認知。

以上三項如果有一項不對,就可能會導致「牛頭不對馬嘴」的結果。

1-1. 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切入:

如果市場需求就在那邊,「對接」也做了,但我們的產品的強項就是不如人呢?

除了正常的「改善產品和研發能力」之外,還有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,就是「弱項當強項賣」。許多標榜「復古」的產品(例如會漏光的相機、黑膠唱機之類),都是找到懷舊的市場空隙,透過有創意的行銷包裝,攻進高階大廠不想做、沒想到要做的市場。

這類產品的短期成功案例不少,也需要強大的行銷資源來炒作,但並不會是長久之計;增強產品的品質和研發能力、找到理想的長期PMF(產品與市場契合)才是正道。

2. 「美化弱項」的延伸

這應該算是行銷人的入門級技巧了。「效能差」變成「省電」、「螢幕視角小」變成「防窺」、「材質差」變成「環保」之類的,應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招式。

而這一招的進階版,則是結合「美化弱項」和「弱項當強項賣」、以及本文講的「矛盾文案」的精彩案例。

電器商Electrolux(中文叫「伊萊克斯」)的吸塵器用了這樣的標語:

Nothing Sucks Like Electrolux.

「Sucks」在這邊是一個雙關:「吸」和英文俚語中的「很爛」,整句的意思就是「Electrolux最會吸/最爛」。除了用一個字就達到「矛盾」的雙關文字效果之外,這句標語達到了幾個目的:

  1. 讓你會心一笑;

  2. 讓你覺得這款吸塵器的吸力應該很強,不然廠商不敢這樣講;

  3.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吸力很強的吸塵器,對於它的其他缺點(例如很吵)應該不會太在意,因為廠商已經告訴你「除了吸力很強之外就很爛」了。

假設馬達聲音很吵是這款吸塵器的一大缺點,這句標語就把它一筆帶過、也幫顧客先打好預防針了。一個字就就四兩撥千斤,非常高明。

如果你是廠商的老闆,會敢這樣寫嗎?

Discussion about this video

User's avat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