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

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

漫談筆記

你的「第二大腦」會是什麼樣子?談筆記工具的選擇

因為「第二大腦」和各種筆記觀念的崛起,近年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筆記工具。在選擇工具之前,不妨先瞭解自己的筆記方式與用途、以及背後的理由,再看看哪個工具最適合你。

Fred Jame / 傅瑞德's avatar
Fred Jame / 傅瑞德
Oct 01, 2024
∙ Paid
28
7
4
Share
note taking

近一兩年,市場上的筆記軟體有如雨後雜草般的多。

或許是因為卡片盒筆記法(Zettelkasten,ZK)在Sönke Ahrens的《How to Take Smart Notes》(中文版)一書廣為流傳,再加上「原子筆記」、「子彈筆記」之類的方法推波助瀾之下,帶動了各種各樣的筆記軟體問世。

不同的資訊世代

與源自1950年代的ZK相較,現在的筆記方法和工具有兩大不同:

  • 從前只有紙本卡片,現在有電腦、網路、AI、行動裝置等技術輔助。

  • 現代人接觸的資訊量和多樣程度,遠高於幾十年前的人,而且更加碎片化;講得誇張一點,如果一個現代人積極接收資訊,一個月的量可能多於上個世代的一年。而且拜網路之助,接收跨國、跨語言資訊也比從前快得多。

(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,在沒有網路的時代,很多資訊國內會比國外慢3…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傅瑞德和朋友們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