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ettelkasten筆記法實驗:一年後
我從去年開始使用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,一年以來實驗了許多改變方式和工具,最後的選擇是極簡化這套系統、再搭配上個世紀所沒有的工具,變成一套適合我自己的筆記系統。
雖然我使用、也稍微研究了一下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(簡稱ZK),甚至也在課堂上教過(下圖就是我的講義),不過在因此有了一些瞭解之後,把它改成了我自己的版本。
關於我先前對ZK的相關研究和教學,歡迎參閱一年前寫的〈我用軟體工具做的「卡片盒筆記」和寫作實驗〉。
雖然我做的改變很小,但對我個人用途而言效率更好、也會影響對相關軟體工具的使用和選擇。
簡單來說,原本的ZK方法將筆記分為三種:
靈感筆記(Fleeting notes):在閱讀、學習或思考時快速記下的想法。
閱讀筆記(Literature notes):來自閱讀的內容,以自己的話總結重點。
永久筆記(Permanant notes):消化上述兩種筆記之後的結論和評論。
在ZK發明的時代,因為沒有電腦筆記系統,只有紙張卡片,所以卡片種類必須區分清楚、並且用有系統的編碼方式來分類和連結。
但現在電腦上無論建立連結或搜尋都很方便,再加上tagging(標籤)和relation(畫關係圖)這種過去沒有的東西,隨時都可以找到想要的卡片、或是列出相關的卡片,所以不太需要那麼嚴格的分類和編碼系統。
兩種比三種簡單十倍
至少對我個人的寫作和輕度研究而言,將筆記簡化成兩種會更簡單:
「我寫的」:從靈感到整篇文章,只要是我寫的都屬於這類;其中包括記下簡單想法的短文(類似靈感筆記)、或是整篇會發表出來的長文(類似永久筆記),但因為搜尋連結很方便、也沒有紙卡的篇幅限制,所以不需要分那麼清楚。
「別人寫的」:從書上或網路文章上引用的段落、或是某一段有參考價值的YouTube影片都屬於這類。因為有時候會想不起來某段文字是自己寫的還是引用來的,所以至少區分「誰寫的」有其必要。
重點在於,無論寫的是靈感筆記、或是整篇文章,因為方便,所以我們經常會引用別人的內容;例如靈感筆記可能是對書上某段文字的感想,所以也會將原文引用進來,這時候就必須區分清楚。
如果是長文、甚至學術論文,引用他人文字就更常見、也得標示得更明確。
此外,減少分類也可以簡化檔案系統(如果你用的系統是有檔案夾觀念的。如果是Tana之類沒有這觀念的,就沒問題)。過去我的檔案夾中有ZK的三種類別,其下又再針對主題、性質等等再分檔案夾;現在沒有了,只有「By Me」和「By Others」兩種。至於主題分類,用標籤解決就行。
這個改法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用,特別是對寫學術論文的、或是將靈感筆記(隨手紀錄,沒有查證或消化)和永久筆記(內容消化查證過、有組織)分得很清楚的人,就可能不適合像我這麼「隨便」。
AI工具
順帶一提:除了標籤和搜尋等功能之外,AI的出現也讓資料整理起來變簡單了,所以更不需要死守紙片時代的作法。
現在的AI工具,可以自動找出跟現有卡片內容相關的其他卡片(雖然對中文語意的解析還不完美)、也自動畫出卡片之間的關係圖,方便你找出「以前寫過類似的」和「相關內容可以參考的」卡片,相當方便。
結語
系統是死的,原本就可能因人而異,特別是工具的進化,讓我們不需要再死守著紙片時代的方法;人是活的,當你學會一套系統、摸清它的邏輯,也不妨削履適足,改成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如果再加上好的電腦工具,好的方法更可以讓你研究寫作如虎添翼。只是現在工具繁多、各有特色,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得花點力氣,還得投資時間去學習使用(或許還要花錢訂閱)。
我並不是說ZK方法不好,它是瞭解系統化筆記法非常好的入門;你總是要搞懂了,才知道怎麼改最合自己用途。如果你有興趣,不妨學來用用看。
我目前主要的大量筆記工具,是免費的Obsidian;這個工具很好上手,但因為它的外掛開發社群太大,目前光是外掛就有近2,000種,所以要把它改到功能強大、又符合自己使用風格,並不是很容易。
如果你目前還沒有接觸過ZK方法,想用簡單的免費工具練習,而且又剛好是Mac使用者,其實系統內建的Apple Note就可以用了。請參考以下兩支影片:
其實能幫助自己自由思考,不因功能太多、或太簡約(有些人用純文字但我也需要圖)而造成太多限制(如創意、思緒流動),就是好工具。
這是我選擇Apple Notes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