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來點題外話
依我自己的定義,所謂「這個世代的行銷環境」如果拉得遠一點,是從1980年代開始;因為很多現在看到的個人電腦、早期網路、隨身電子產品等等,以及性別和種族平權等現在所謂「政治正確」觀念(甚至「政治正確」這個詞本身),都是從那時開始普及的。
所以很多1980年代之前的廣告行銷手法,現在不僅不再使用,甚至已經被視為社會禁忌。
參考閱讀:〈方法對了,就不會因為幽默而犯錯〉
如果拉得近一點,就大約是2000年代中期之後;歷經網路泡沫的破滅,再加上之前還不多的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、寬頻行動網路服務等等,也改變了企業和市場的型態、以及對顧客群的重新定義和訴求。
思考方向
在我讀到的〈Marketing Copywriting Clichés to Avoid to Make Your Brand Stand Out〉連結的這篇文章中,提出了幾個思考方向:
避免再用一些用到爛的字;文中舉的例子是「提升」、「加速」、「創新」等等,你會用,別人也會用,何況消費者恐怕也已經看到麻痺了。
避免使用所謂潮語、流行語(文中稱為「journalese」,指媒體為了誇大、暫時吸引注意力而愛用的字眼)、或是沒有特別意義的文字遊戲。
說實話、好好說話;換言之,就是讓顧客在字裡行間感受誠意,而不只是名詞和形容詞的堆砌。
不要寫輸給AI;目前AI已經很會寫「提升」、「加速」、「創新」之類的詞,如果你也只會寫這些,難怪會被AI取代。
我的想法
所謂「思考方向」,意思是說這些並不是鐵則,但卻是你在寫作、或是設計行銷活動時可以考慮的地方。
而前面之所以講了不少「題外話」,是因為我觀察到(你的觀察可能不同,但這不要緊)大約從2020年之後,行銷市場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。
新的產品類別逐漸成熟(例如智慧手錶、VR、加密貨幣、電動車、機器人),消費者的觀念、認知、產品知識也隨著改變,已經被使用多年的行銷語言也因為老化或浮濫(例如「創新」)而逐漸失效。
當然,AI的商品化和普及化也是重要因素。我個人並不擔心AI的普及,但還是會為仍在第一線工作的朋友的稍微操心;簡單的說,在你擔心「自己會被AI取代」之前,不如先擔心「自己寫的東西還比不上AI」。
參考閱讀:
結論
時代、產品、顧客都在改變,所以你的能力和對環境的感知也要跟著進步,不要一直停留在翻炒老詞、流行語、諧音梗的階段。
不過還是要小小抱怨一下:在亞洲市場寫英文標語或文案,基本上都還停留在「會用『提升』、『加速』、『創新』就很厲害」的階段;因為有些業主一直停留在那邊,換了個寫法往往會被抱怨「看不懂」。也就是說,障礙不一定在顧客,也可能在業主(的窗口)。
因為不是鐵則,所以你並不需要明天就開始遵守;但我會鼓勵你及早開始觀察市場、開始思考自己如何進步,以免哪天一早醒來,發現AI廢話已經寫得比你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