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Comments
⭠ Return to thread

1 & 2. 很喜歡Apple這個品牌的文章,對方編輯可能覺得不會有第二個Apple,所以不打算收錄。我覺得獨立為一個或兩個章節,都對撰寫行銷文案有助益。Apple 之所以是 Apple 並不只是產品改變人的行為,而是在各種行銷手法上都讓人覺得"不一樣"。而Apple是您的重要經歷,所以怎麼從作者在Apple的經歷來看其他的行銷文案,其實是很重要的,除非出版社想要出一版俯拾即是的通用版行銷學教科書。

3. 同意之前的回應,成功案例很好,但如何避免不受欣賞、無法觸及目標市場的案例也很重要,但希望不要讓這些案例變成嘲笑的對象。我最近看不懂的案例很多,甚至懷疑自己不是這些品牌產品的目標市場,例如Foodpanda送、UBER的"你就像這碗陽春麵一樣--沒有料",我就一直不懂它廣告到底要傳遞什麼和品牌的關聯在哪...

謝謝大大長期以來的電子報。

Expand full comment

不客氣,希望以後可以寫得更好。

幸好編輯接受了我的建議,會將Apple這個系列的文章收錄進來;後來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下,把站上的Apple文章整理到「Apple專櫃」這個分類之中。

雖然還有一些更早期的這類文章沒有在《行銷塾》中(都在我更早的個人網站上),不過因為現在看來有些過時,所以就沒有撈過來放了。

Expand full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