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尻革命」
對,「尻」就是屁股。西遊記裡頭有隻叫做「赤尻馬猴」的猴子,這樣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了。
上圖中這個廣告出來的時候,我就已經注意到、還小小研究了一下,不過忘了寫。
沒寫它的原因,其實是因為覺得不過就是冷飯新炒之後,再想個新標語,沒有什麼新意。這次日本人搞「小尻」,只是為了……
賣更多牛仔褲給身材普通的女性。
源自美國的牛仔褲,原本是強調豐滿的臀部線條;至少在女權高張的六七零年代之後是如此,雖然褲管的寬度和長度會有變化,不過包緊臀部的設計應該都是一樣的。以這樣的審美標準來看,當然比較「魁梧」的西方女性穿起來,會比多半「乾扁」一點的東方女性適合。
所以,為了讓東方女性也有點自信(其實應該說是「日本女性」;我覺得只有思緒如此縝密的日本人會想到在這種地方作文章),所以最近牛仔褲廠商都逆向思考,強調「小屁股也很美」。
然而仔細看看這些廣告,雖然主打的是「小尻」,不過重點還是在於強調臀部凸出的線條,並不是真的主張「小就是美」,只是透過剪裁,讓臀部不大的人也可以看起來輪廓明顯。
所以,Bobson的「小尻革命」和Brappers的「新美尻」其實就是這麼回事;說「小就是美」是掛羊頭賣狗肉,其實仍然是強調凸臀部的原始性吸引力;只是這次大家都可以玩,不必讓屁股凸得像陽台的西方人專美於前。
不過這個話題看起來在台灣不太炒得動,至少沒看到什麼明顯的反應;再加上「尻」這個字在中文裡不太好看,所以應該會隨著新流行和新口號而消失才對。果不其然,最近這家公司又開始炒「新美線」。
我倒看不出來這跟先前炒過的「新美腳」有什麼不同;日本人講「美腳」指的就是「美腿」,「腳線美」是他們常用的說法,「腳」跟「線」似乎密不可分。
所以我才說看不出來這次「美線」要炒的是什麼,只好上街去繼續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