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「替代邏輯」放飛自己
有一種很重要的能力,叫做「替代邏輯」;對於文字或行銷人來說,它讓你的作品和想像力更寬廣;對其他人來說,它讓你的產能不中斷。但在能運用它之前,你必須從無意識的習慣之中,將自己釋放出來。
從事文字或行銷相關的工作時,有一種能力是很重要的,就是「替代邏輯」。
舉個文字的例子,我自己就不欣賞只會用「毀我三觀」之類的敘述。姑且不論這個詞的來源、而且用起來確實方便沒錯,但我們其實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敘述方式,來描寫同樣的感覺。
心不要被禁錮
例如「他的做法真的毀我三觀」,也可以寫成「他的魯莽行為,真的令我瞠目結舌」;技巧是把事情的強度分散到「魯莽」這個多出來的形容詞上,也比原來的說法更讓讀者知道發生了什麼事。
或是「他的行事風格,只能說是前無古人、後無來者」。這種「罵人不帶髒字」的講法,會比「毀我三觀」更有客觀的說服力(如果「前無古人」是事實)。
我不喜歡「毀我三觀」的用法,但並不會不讓你用(但會禁止我部屬用),只是作為文字或行銷工作者,我不建議你只會固定使用一些看似方便、但卻空洞的辭彙。
舉另外一個例子,就…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