🔏「自己創造市場區隔」的行銷:方法與陷阱
在現有市場上切割出有利於自己的區隔、或是創造與扭曲現有的市場定義,都是常見的行銷手法;但這類手法是有技巧的,也是有優缺點的。在「創造」和「實質」之間找到理想的平衡、並且避免風險,才不會稱王之後發現老虎回來了。
在第一線行銷上有個很粗淺的技巧,就是先做以下兩件事(或其中之一),然後宣稱自己的市場定位:
1. 在既有的市場上,切割出對自己有利的區隔,然後自稱其中第一
例如某位台灣登山家,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了登某座山的成就;然而如果這個成就在全世界爬那座山的登山家中排第875名,那就沒有什麼好說嘴的了(至少在登山家的圈子裡)。
但如果定義是「來自台灣、40歲以下、女性、長髮的登山家」,那就馬上變成無法挑戰的第一名了。
這種手法無可厚非、也十分常見,只是看目標受眾是否埋單而已;而使用這種技巧的重點,就是「定義項目的選擇」、以及「不要逆向滑坡」。
所謂「定義項目」,就是前面提到的「台灣、40歲以下、女性、長髮」等等;如果項目選擇得當,確實可以增加這個宣稱的說服力、也提高了他人挑戰的難度。如果選得不好,例如「上排有蛀牙三顆」,就會毀了整個敘述。
而所謂「逆向滑坡」,就是當這個敘述因為條件設計得當而成立、並此因而獲益時,不要因為大頭症而開始自我膨脹。例如「台北市40元以下最好吃的滷肉飯」,就要小心不要因為賣得不錯,就開始「一點點就好」的移動,最後紅布條上的字就變成了「地表史上最好吃的滷肉飯」。
這樣的宣稱很容易招來挑戰、而且通常很容易破功,也就是鄉民常說的「人設崩壞」。在網路資訊流通的現在、特別是選舉期間,這種狀況特別容易發生。
參考閱讀:〈給高委員的建議:安全的鄙視技巧〉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