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禮物的困擾,其實也是機會
挑禮物真的很難。隨便買怕不貼心,買貴了傷荷包、買便宜了傷感情;買得太實用不特別、買得不實用又浪費錢。能不能有人做出以「選禮物」為目的的線上電商指引?重點是,必須能夠納入各種感性因素。
幾年前,日本有某一家以中高齡男性為主要讀者的雜誌(圖中這類,但圖非當事雜誌),製作了兩個爆紅的主題;其中一個是「如何在隱密的前提下,以合法方式將部分資產轉移給不是你老婆的女性」、另外一個則是「如何挑選送給女性兒孫輩的禮物」。
這兩個話題爆紅的原因,並不只在於其中隱含的曖昧和爭議性,而是:
不管你怎麼覺得,社會上就是有這些需求,特別是對於「有財可理」的經濟寬裕中高齡男性而言。
這兩個話題的背後,都隱含著龐大的商機;特別是第一個話題,牽涉到的是律師、會計師、房地產經紀、理財顧問、銀行、甚至醫師的專業服務與對應的費用。而對於達成這個目標而言,這些費用都是值得付出的,重點是有人告訴你方法。
不過這篇要談的是第二個題目「幫兒孫輩挑禮物」。
挑禮物真的難
無論買給誰,挑禮物永遠都是件困難的事情。除非對方已經點菜說要什麼,否則買了怕不貼心,買貴了傷荷包、買便宜了傷感情;買得太實用不特別(而且壽命可能相對不長,例如手機或筆電之類)、買得不實用又浪費錢,真的很難挑。
所以我自己基本上支持「不送禮、不收禮」,但總難免有些非送不可的對象或場合。如果是年齡、生活經驗相近的朋友,還比較容易想出東西;即使送偏了一點,彼此也還比較可以互相體諒。
但買給晚輩就真的難了,而且年齡差距越大越難。不管原題中的「女性兒孫輩」有沒有曖昧的成分,這確實是個不好處理的問題(而且反而曖昧的比較簡單,買貴的就對了)。
在網路上找了一下,所謂「禮物指南」的文章不少(例如這種),但對於沒時間讀長文章的叔叔伯伯們而言,還是有點麻煩。
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到或做過這樣的電商指引網站(在網路上簡單搜尋一下沒找到),進去之後直接提供這些收禮對象的選項:
性別
年齡
跟你之間的年齡差
關係(近/中/遠)
大致禮物類型(電子產品/飾品/藝術品/生活用品等等)
預算範圍
偏好顏色……等等
後面再連結到某家電商(或多家合作電商,然後抽成)列出候選商品,適合的就可以下單購買。
重要的感性條件
當然條件給得越細,結果就越準確,但實務上也無法做得太細,否則可能影響決策結果(例如答到一半覺得很煩而跳走)。所以而且像是年齡差、關係遠近、偏好顏色之類比較細緻的「感性條件」其實非常重要,會左右找出來的是「大家來找都一樣」還是「找到我心裡去了」的結果。
在理想狀況下,這個篩選結果最好能夠經過適合的「策展人」根據節日、天氣、流行話題(或是「配合做活動」)來手動調整後台參數,盡量能夠產生出在當下讓人覺得「啊,對,就是這個!」的篩選結果。
純粹靠關鍵字或描述資料(metadata)來預測消費者行為的電商雖然是標準作法,但也容易變成「大家都一樣的結果」,何況其實許多電商連這一點都沒做好(對,就是在講你,PChome)。
但如果能加上大致量化的感性因素、並且允許一些意外結果出現(未來這兩點或許可以靠AI幫忙,但人的企劃還是種重要)的系統,或許可以讓電商更加與眾不同,真的做到「預測/偵測到需求而推薦產品」,而不只是死板的「關鍵字相關搜尋結果」。
One more thing…
對了,這種禮物推薦電商一定要能做到24小時之內送達,因為大叔送禮物往往都是在前一兩天才忽然想起來的。
順便公告
本站的訂閱費用如先前預告,已經調低;但因為系統設定最低每月為US$5,無法再低,所以只能將每年訂費從US$50調低為US$30,銘謝惠顧。
另外新增單次台幣贊助NT$100功能,有興趣的話請使用這個連結(測試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