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不一定是美,顧客埋單才是:聶永真的設計不好嗎?
設計師聶永真為某茶飲品牌設計的新包裝,原本並沒有造成太多注意,但卻在一篇批評文刊出之後引發了許多討論。本文就借用這個事件當作引子,來聊聊「尺寸」的趨勢擺盪、以及設計師作品與業主之間的互動關係。
或許你有注意到,前兩天一位自稱「不會設計」的人士在Facebook上發文「講一下設計圈的亂象」,批評設計師聶永真為某茶飲品牌做的包裝視覺規劃。關於原批評文和聶永真的回覆,請參考聶版上的這篇貼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omekidding/posts/5195968447134788
雖然我對聶先生的設計沒有特別喜好,不過批評貼文中「以logo大小論設計」和「以轉換銷售能力論設計」的說法,我自己是不太同意的。
批文中提到:
能放【購買理由】的地方,變成了莫名其妙的留白,和不知所云的插圖。
就連最基本的LOGO,也被他縮小到看不清楚。
也就是說,在這包裝裡看到的只有【聶永真】,而沒有半點【喫茶小舖】。
這不是很可笑的事嗎?
當然可以「就logo論logo」來討論整體編排對於品牌辨識度、產品…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