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品牌行銷的角度來看,雖然任何品牌元素(logo、標語、音樂等等)都沒有什麼不能改的,但最好符合兩個原則:
要有好的理由;
新版本應該要比原來更好。
如果你還沒有聽過新版本,請參考這邊:
全家這次的進門音樂更新,從網路評語跟我自己的體驗看來,都沒有符合上述兩個條件。
一般來說,會需要更換有幾個可能的原因:
原本的元素已經老化,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;或是有新的目的,需要透過新版本來達成;
配合整體的品牌形象更新(這種時候應該不會只改一個元素);
發現原本的元素有重大問題或錯誤;
相關領導階層換人或重組,不符新領導者品味;
某個關鍵人物(大老闆、大股東之類)不喜歡;
最近沒有行銷聲量,只是為了引發討論;
國際總部因為不明原因改了,只好跟著改。
全家改音樂的實際原因我不知道,不過依我個人的意見,實際上是不到還需要改的時候。
尤其是原本的音樂辨識度非常高、甚至到了出現各種「粉絲改編版本」的迷因等級,現在這樣改,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理由。或許之後會陸續推出一些其他元素的改版,到時如果有的話再慢慢觀察。
全家的「入店音」特別在日本的改編版本非常多,在YouTube上就很容易搜尋到一堆。這些「粉絲改編(的意願)」,其實都是相當好的品牌資產,驟然放棄其實非常可惜。
雖然行銷元素需要不斷更新,但還是適用於「If it ain’t broken, don’t fix it」(沒壞就不要去修它)的原則。
你覺得呢?你喜歡新的版本、或是知道背後的原因嗎?
網路上看到的:
全家回應TVBS新聞網稱,由於全家在台灣的門市數即將邁入4000店里程碑,因此特別設計「歡慶4000店限定版鈴聲」,希望讓消費者進店時有耳目一新的感覺,之後各門市都會陸續進行更換。
提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