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解一下好了:
關於「clams」
標題上的「clams」(蛤蜊)原本要寫的應該是「claims」(宣稱,或者在這裡翻「指控」會比較順)。
也就是說,這句標題簡單直接翻成中文之後,意思就是「某政黨遭性醜聞指控,內部意見分裂」;但在「claims」被寫成「clams」,而「蛤蜊」又被放在「sex」後面,整句話就變得很微妙了。
另外說一下,clam是「蛤蜊」,發音跟「隔離」一樣,而不是某個混蛋輸入法打「隔例」發音會跑出來的「蛤蠣」,也不是「蛤犡」,不要再以訛傳訛了。雖然現在Wikipedia已經接受了「蛤蠣」的寫法,但雞飛城市(故意)我是不接受的。
關於「dick array」
至於「dick array」,是多年前我幫某家資訊產品客戶「改作文」的時候看到的。他們原本要講的是「disk array」(磁碟陣列),但不知道什麼原因,把某些時候在英文單字中同音的「s」和「c」弄反了。
「Dick」在美國口語中有「男生那話兒」或「混蛋」的意思,所以如果做成陣列的話恐怕有點意味不明;而且文案去到國外可能小則引起顧客竊笑,大則影響整家和產品的信譽。
關於Dick口語用法的詳細說明(無中文):
Dick (slang) - Wikipedia
Dick is a common English euphemism for the human penis.[1] It is also used by extension for a variety of slang purposes, generally considered vulgar, including: as a verb to describe sexual activity; and as a pejorative term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considered to be rude, abrasive, inconsiderate, or …
也順帶一提,原本「Dick」是名字「Richard」的暱稱,原本也還有人日常使用;所以從前的美國總統尼克森(Richard Nixon)也叫做「Dick Nixon」(用這個名字搜尋的話,都會被自動導向Richard)。
另外,漫畫人物Dick Tracy也一直沒有被改名,在1990年代還曾經有Warren Beatty主演過的真人電影,表示這個名字至少到某個時候還有「比較不會被想歪」的用途。
不過,近二十年正式名字叫做「Richard」的人,應該都偏向使用「Rich」或「Richie」,而不太會再用「Dick」了;會這樣叫的小孩,恐怕在學校都會變成被欺負的對象吧。XD
關於Richard和一些其他名字暱稱的轉變,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:
The Origins of 10 Nicknames
Where did we get Dick from Richard? Why is Bill short for William?
共通點
上面這兩個案例的共通點,除了無意中都有一些性暗示之外(當然這不會是故意的),就是在目前的文書處理、拼字檢查、以及文法檢查等寫作輔助工具之中,多半都是抓不出來的;必須有眼睛夠尖、而且對於俚語夠瞭解的編輯,才抓得出來。
如果是「dick array」的案例,甚至需要具備一些技術知識的編輯才有辦法處理;缺乏技術知識的編輯,可能會因為「以為專有名詞就是這麼寫的」、又沒有多花時間去查資料或問人,導致錯誤直接流出。
當然,或許以後會有更強的輔助工具出現;除了會檢查拼字和文法之外,還可以透過人工智慧和自動雲端查詢來糾正這類錯誤。不過一來這還需要一點時間、二來人們永遠都會製造出機器(還)查不到的錯誤。
那如果讓機器來寫文案呢?
好問題,我也還不知道會怎樣。或許這類錯誤會變少,但機器也會有機器才有的錯誤,至少我是這麼相信的。
總之,好的編輯(到目前為止)還是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