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視訊與技術混搭
小弟的工商時報專欄又來了;這次聊的是網路視訊技術的日漸普及和影響、以及很粗淺的說明了一下「技術混搭」的意思。報紙篇幅有限,所以能講的東西不多;如果您想深入一點討論的話,歡迎留言。
歡迎參考本系列全部文章,敬請指教。
隨著個人電腦頻寬加大、處理速度變快,新的媒體應用也陸續在網路上出現;再加上筆者在前幾次專欄中提到過的RSS等新世代網站技術,最近的網路行銷市場相當熱鬧、也慢慢走出了注意力都僅集中在「部落格行銷」的狀況。
在繼續之前,讓我們先進一步說明兩個網路趨勢:「視訊媒體」與「混搭」(mashup)。
網路上用來傳遞資訊和內容的媒介,從最早期單純的文字與圖片,慢慢進步到聲音,接下來是以少量資料創造影片感覺的Flash動畫(例如前些年流行過的「阿貴」),最近則是能播放完整影片的視訊串流技術。
這幾個世代的媒體變化,對於硬體和網路頻寬的需求,都是以超過等比級數的速度成長;現今無論是網路上的媒體需求、或是市場上的硬體規格,都已經是十年前的百倍,網路上能做的事情也早已超過十年前的想像。
今年年初以來,網路視訊技術的成熟、以及YouTube等視訊共享網站的崛起,都帶動了網路行銷與商務的進一步發展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網路視訊化除了造就主流媒體之外的傳播途徑,更讓嫻熟於網路的消費者更容易做出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決定,也降低了廠商提供說明、顧客教育、以及售後服務的門檻。
雖然網路視訊並不是最新的技術,但過去只有坐擁龐大頻寬與硬體的服務商有能力提供;然而在部落格普及(一般使用者擁有自己的網路空間、也較不需要擔心頻寬問題)、人手一部數位相機或照相手機(隨時都可以拍攝影片)、社群網路和線上拍賣成為一種「休閒活動」(創造分享或傳播資訊的需求)之後,視訊已經成為幾乎人人都可以負擔的應用方式、也成為一種新的行銷途徑。
接下來要提到的,則是所謂Web 2.0網路技術中的一項要件:「混搭」。舉個簡單的例子:青少年在拍大頭貼照片的時候,經常喜歡在上面寫字、或是加上裝飾花邊,這就是一種混搭模式,為原本單純的照相提升了趣味性,也增加了反覆消費的誘因與獲利。
看看最近在網路上流行的新應用:視訊串流、書籤分享、照片分享、影片分享、社群、街道地圖、衛星空照圖、RSS文章標題播送、即時傳訊、3D虛擬實境、部落格、P2P點對點檔案傳送、Wiki網頁共同編輯、更新通知(ping)、引用通知(trackback)、線上應用軟體(連上服務網站免費使用諸如微軟Office的文件編輯功能)……。
這些單獨使用就已經相當強大的功能,如果能夠彼此混合使用,能激盪出來的創意和效用就十分可觀了。
隨手舉個例子來說吧,如果我們將衛星空照圖與照片分享整合,就能在隨時俯瞰地球上任何一點的同時,也看到當地居民所分享出來的景觀照片。
將3D虛擬實境、街道地圖、Wiki彼此整合,也許就能產生對於某個城市的詳盡介紹資訊;部落格、書籤分享、影片分享、以及RSS的組合,將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手新聞媒體。
事實上,這幾個例子都是已經發生、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;拜網路技術日漸統一、以及許多熱心人士的努力之賜,這些隨時都在更新的科技都已經能夠彼此整合,讓資訊以更深入、更不同於以往的樣貌呈現。
對於有興趣在網路上開創一條路徑的行銷人而言,現有的技術就已經十分值得深入探討;其他的限制,大概就只有想像力和可用的實體資源多寡而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