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買賣是願打願挨,但我不喜歡「揪團殺價」的交易方式。「以量制價」只在業者主動提供優惠、而且還有合理利潤的時候才有用;當揪團揪到一個程度的時候,無論對於買方或賣方都會造成壓力,可能導致不合理的狀況判斷。
對賣方而言:
「這麼大的量,不接怎麼行,少賺一點應該可以吧?」
問題是,這樣做有沒有合理利潤呢?會不會造成未來的定價困難呢?萬一量太大能不能吃得下來呢?服務品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呢?
對買方而言:
「這麼便宜、大家都在買,不買好像傻瓜一樣,先買再說吧。」
問題是,這些真的需要嗎?雖然便宜還是要錢;而且就算便宜,獲得的商品或服務真的有那個價值嗎?貪便宜買下,但一直未使用的部份也是有成本的。同儕壓力下的購買行為,是否只是為了爭取認同?
總之,團購如果會出問題,往往不是起於日後的消費糾紛或履約問題,而是團購業者透過宣傳和承諾…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